教学服务
当前位置:首页 -> 教学服务 -> 教学服务

史上最全的文言文虚词汇总(下),值得一看

文章来源:本站原创   发布时间:2017-03-24   点击次数:1272 次

于老师说


昨天我们一起学习了第一波文言文虚词总结,今天是第二波,收好了。


文言文虚词二:


虽sui   所suo  惟wei  为wei    焉yan   也ye   已yi 

以yi     矣yi    因yin  于yu   哉zai    则ze    者zhe  之zhi 

虽sui 

1.今虽死乎此,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……(《捕蛇者说》) 

2.虽乘奔御风,不以疾也。(《三峡》) 

[例解]“虽”作连词,在文言中有两种用法。用在假设关系的句子里,作用是先承认一种假设,然后转入正意,可译为“即使”。 

3.豫州军虽败于长坂,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……(《赤壁之战》) 

[例解]用在转折关系的句子里,作用是先承认一事实,下面再转入正意。可译为“虽然”。 

4.虽然,受地于先王,愿终守之,弗敢易!(《唐雎不辱使命》) 

[例解]“虽然”,现在汉语用“虽然”的地方,文言只用一个“虽”字。文言的“虽然”,“虽”是转折连词,“然”是指示代词,结合在一起,有承上转下的作用,相当于“虽然如此”或“话纵然这么讲”。 

所suo 

1.于众人广坐之中,不宜有所过,今公子故过之。(《信陵君窃符救赵》) 

2.故余虽愚,卒获有所闻。(《送东阳马生序》) 

3.余在患难中,间以诗记所遭。(《〈指南录〉后序》) 

[例解]用作助词。经常放在动词前,同动词结合,组成“所”字结构。“所”字结构是名词性短语,表示“所……的人”、“所……的事物”、“所……的情况”等。 

4.夜则以兵围所寓舍。(《〈指南录〉后序》) 

5.臣所过屠者朱亥,此子贤者,世莫能知,故隐屠间耳。(《信陵君窃符救赵》) 

[例解]“所”和动词结合,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,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。 

6.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。(《〈指南录〉后序》) 

7.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。(《信陵君窃符救赵》) 

[例解] 在有些句子中,“为”和“所”呼应,组成“为……所……”的格式,表示被动。 

8.亲贤臣,远小人,此先汉所以兴隆也;亲小人,远贤臣,此后汉所以倾颓也。(《出师表》) 

9.吾所以为此者,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。(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) 

[例解]“所”和“以”连用,文言中也常见。用法主要有两种:一种表示原因,一种表示手段和目的。表示原因的。 

10.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,……(《信陵君窃符救赵》) 

11.师者,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。(《师说》) 

[例解]表示手段或凭借。 

惟wei 

1.天下健者,惟有足下。(《谭嗣同》) 

2.东船西舫悄无言,唯见江心秋月白。(《琵琶行》) 

[例解]用作副词。表示限于某个范围,相当于“只”。 

3.今数雄已灭,惟孤尚存。(《赤壁之战》) 

4.原其理,当是为谷中大水冲激,沙土尽去,唯巨石岿然挺立耳。(《梦溪笔谈》) 

[例解]表示限于某个范围,相当于“只有”“只是”。 

5.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。(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) 

[例解]表示祈使或命令,相当于“希望”或“请”。 

6.吾子淹久于敝邑,唯是脯资饩牵竭矣。(《殽之战》) 

[例解]表示动作行为的根据与缘由,相当于“正因为”“只因为”。 

7.其以义理相咨访,孜孜焉唯进修是急,未之多见也,况流俗乎?(《问说》) 

[例解]用作助词,常与“是”搭配成固定结构“唯……是……”。“惟”“唯”“维”作为虚词使用时,古时可以通用。 

为wei 

1.此中人语云:“不足为外人道也。”(《桃花源记》) 

[例解]“为”在文言中经常用作动词和介词,也可以用作助词。用作动词,意思是“做”。还可作判断词“是”用。这些都属于实词范围。用作介词。除表被动外,一般读去声。表示动作、行为的对象。可译为“向”“对”等。 

2.当横行天下,为汉家除残去秽……(《赤壁之战》) 

3.公为我献之。(《鸿门宴》) 

[例解]表示动作、行为的替代。可译为“替”“给”等。 

4.为其来也,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。(《晏子使楚》) 

[例解]表示动作、行为的时间。可译为“当”“等到”等。 

5.天下熙熙,皆为利来;天下攘攘,皆为利往。(史记·货殖列传序》) 

[例解]表示动作、行为的目的。可译为“为着”、“为了”。 

6.吾见其难为,怵然为戒,视为止,行为迟。(《庖丁解牛》) 

[例解]表示动作、行为的原因。可译为“因为”“由于”。 

7.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,必为汤武笑矣。(《五蠹》) 

8.不者,若属皆且为所虏!(《鸿门宴》) 

9.今不速往,恐为操所先。(《赤壁之战》) 

[例解]表示被动关系。读阳平声,可译为“被”。“为”所引进的是动作行为的主动者;有时亦可不出现主动者;有时跟“所”结合,构成“为所”或“为……所”。 

10.如今人方为刀俎……何辞为?(《鸿门宴》) 

[例解]用作助词。读阳平声,放在疑问句之末,表示诘问,前面有疑问代词跟它呼应。可译为“呢”。 

焉yan 

1.于是余有叹焉。(《游褒禅山记》) 

[例解]语气助词。常用在句末,一般可不译出。 

2.万钟于我何加焉!(《鱼我所欲也》) 

[例解]有时用于反诘语气,可译为“呢”。 

也ye 

1.死生,昼夜事也。(《〈指南录〉》后序》) 

[例解]语气助词。经常用在句末,表示各种语气。 

2.吾师肺肝,皆铁石所铸造业。(《左忠毅归逸事》) 

[例解]表示判断语气。 

3.昔人云:“将以有为也。”(《〈指南录〉后序》 

4.吾上恐负朝廷,下恐愧吾师也。(《左忠毅公逸事》) 

5.就是有否定词的句子,仍然是一种表否定的肯定。如: 

6.众曰:“若所为诚快,然使君冤未白,犹无益也。”(《书博鸡者事》) 

[例解]表示肯定语气。 

7.吾王庶几无疾病与,何以能鼓乐也?(《庄暴见孟子》) 

8.公子畏死邪?何泣也?(《信陵君窃符救赵》) 

[例解]表示疑问语气。 

9.吾王之好田猎,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!(《庄暴见孟子》) 

10.君美甚,徐公何能及君也!(《邹忌讽齐王纳谏》) 

[例解]表示感叹语气。“也”表示疑问语气和感叹语气,句中一般要用疑问代词。 

11.当余之从师也,负箧曳屣,行深山巨谷中……(《送东阳马生序》) 

12.师道之不传也久矣。(《师说》) 

[例解]用在句中,表示停顿,以舒缓语气。 

已yi 

1.天下已定,皇始之心,自以为关中之固,金城千里,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。(《过秦论》) 

2.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。(《六国论》) 

3.牛困人饥日已高。(《卖炭翁》) 

[例解]用作副词。表动作行为、事情的完成或时间的过去,相当于“已经”。 

4.有间而身寒,已热如火,至今不可以见寒。(《史记.扁鹊仓公列传》) 

5.已而相如出,望见廉颇,相如引车避匿。(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) 

6.已而得舟,避渚洲,出北海……(《〈指南录〉后序》) 

[例解]表两件事之间相隔时间短暂,常用“已而”,相当于“不久”“一会儿”。 

7.夫十月一月之中,凡富贵之子,慷慨得志徒,其疾病而死,死而湮没不足道者,亦已众矣……(《五人墓碑记》) 

[例解]表程度很高或过分,常放在形容词之前,相当于“太”。 

8.自董卓已来,豪杰并起,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。(《隆中对》) 

9.五代时始印五经,已后典籍皆为板本(《活版》) 

[例解] 用作连

词,“已”同“以”和“来”“后”“东”“西”“上”“下”等结合,表示对时间、范围等的限定。



10.是善恶之分也已。(《荀子.恶性》) 

11.虽以史迁之善传游侠,亦不能为五百人立传,滋可痛已。(《〈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〉》) 

[例解]用作助词。“已”放在句末表示动作行为的既成状态,表示明确的肯定或否定语气,相当于“了”;有时“也已”连用,加强语气。有时也表感叹,相当于“啊”。 

以yi 

1.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。(《察今》) 

2.愿以十五城请易璧。(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) 

3.乃入见。问:“何以战?”(《曹刿论战》) 

4.余船以次俱进。(《赤壁之战》) 

5.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……(《五人墓碑记》) 

[例解]用作介词。表示动作、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、方法及其他,可视情况译为“用”“拿”“凭借”“依据”“按照”“用(凭)什么身份”等。 

6.秦亦不以城予赵,赵亦终不予秦璧。(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) 

[例解]用作介词。起提宾作用,可译为“把”。 

7.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,不可。(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) 

8.时操军兼以饥疫,死者太半。(《赤壁之战》) 

[例解]用作介词。表示动作、行为产生的原因,可译为“因”“由于”。 

9.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,自京师乘风雪,……至于泰安。(《登泰山记》) 

10.今以长沙豫章往,水道多绝,难行。(《汉书·西南夷传》) 

[例解]用作介词。引进动作、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,用法同“于”,可译为“在”“从”。 

11.天下有变,王割汉中以楚和。(《战国策·周策》) 

12.(公子)欲以客往赴秦军,与赵俱死。(《信陵君窃符救赵》) 

[例解]表示动作、行为的对象,用法同“与”,可译为“和”“跟”;有时可译为“率领”“带领”。 

13.夫夷以近,则游者众……(《游褒禅山记》) 

[例解]用作连词。用法和“而”有较多的相同点,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。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,常用来连接动词、形容词(包括以动词、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),可译为“而”“又”“而且”“并且”等,或者省去。 

14.余与四人拥火以入……(《游褒禅山记》) 

[例解]用作连词。用法和“而”有较多的相同点,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。表示承接关系,“以”前的动作行为,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。可译为“而”或省去。 

15.作《师说》以贻之。(《师说》) 

16.剑赀财以送其行。(《五人墓碑记》) 

17.不宜妄自菲薄……以塞忠谏之路也。(《出师表》) 

[例解]用作连词。用法和“而”有较多的相同点,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。表示目的关系,“以”后的动作行为,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。可译为“而”“来”“用来”“以致”等。 

18.诸侯以公子贤,多客,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。(《信陵君窃符救赵》) 

19.古人……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。(《游褒禅山记》) 

[例解]用作连词。用法和“而”有较多的相同点,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。表示因果关系,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,可译为“因为”。 

20.木欣欣以向荣,泉涓涓而始流。(陶渊明《归去来辞》) 

[例解]用作连词。用法和“而”有较多的相同点,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。表示修饰关系,连接状语和中心语,可译为“而”,或省去。 

21.以是人多以书假余……(《送东阳马生序》) 

22.余是以记之,盖叹郦元之简,而笑李渤之陋也。(《石钟山记》) 

23.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。(《庖丁解牛》) 

[例解]“以是”“是以”,相当于“因此”,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。 

矣yi 

1.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。(《赤壁之战》) 

2.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,与其所以失之者,可以知之矣。(《伶官传序》) 

3.庭有枇杷树,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,今已亭亭如盖矣。(《项脊轩志》 

4.事急而不断,祸至无日矣!(《赤壁之战》) 

[例解]语气助词,用于陈述句尾。或助肯定语气,有的可译为“了”,有的可不译;或助已然语气,说明事情已实现,可译为“了”;或助将然语气,说明事情将要实现,可译为“了”。 

5.甚矣,汝之不惠!(《愚公移山》) 

6.呜呼,烈矣!(《谭嗣同》) 

[例解]语气助词,用于感叹句。助感慨、讽刺、赞颂语气,可译为“了”“啊”。 

7.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。(《毛遂自荐》) 

8.公子勉之矣,老臣不能从。(《信陵君窃符救赵》) 

[例解]语气助词,用于祈使句,助请求、劝勉、禁止语气,可译为“吧”。 

9.年几何矣?(《触龙说赵太后》) 

[例解]用于疑问句末,助疑问语气。 

因yin 

1.振声激扬,伺者因此觉知。(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) 

2.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……(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) 

[例解]用作介词。介绍动作、行为发生的原因、依据、方式,可分别译为“因为”“由于”,“趁着”“凭借”,“经过”“通过”。 

3.因拔刀斫前奏案……(《赤壁之战》) 

4.相如因持璧却立……(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) 

[例解]用作连词。表示顺接上文,可译为“于是”“便”。 

于yu 

1.得复见将军于此。(《鸿门宴》在) 

2.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(《公输》在……方面) 

3.苟全性命于乱世,不求闻达于诸侯。(《出师表》在……中) 

4.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。(《赤壁之战》向) 

5.权起更衣,肃追于宇下。(《赤壁之战》到) 

6.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元。(《左忠毅公逸事》从、自) 

7.故燕王欲结于君。(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跟、同) 

8.于其身也,则耻师焉……(《师说》对、对于) 

9.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……(《记王忠肃公翱事》给) 

[例解]“于”是介词,总是跟名词、代词或短语结合,构成介宾短语去修饰动词、形容词,表示多种组合关系。引进动作的时间、处所、范围、对象、方面、原因等,视情况可译为“在”“在……方面”“在……中”“向”“到”“自”“从”“跟”“同”“对”“对于”“给”“由于”等。 

10.良曰:“长于臣。”(《鸿门宴》) 

11.冰,水为之,而寒于水。(《劝学》) 

12.有时则只是表示对象的性质和状态,可不译。例如: 

13.非常之谋难于猝发……(《五人墓碑记》) 

[例解]放在形容词之后,表示比较,一般可译为“比”,有时可译为“胜过”。 

14.或脱身以逃,不能容于远近……(《五人墓碑记》) 

15.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……(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) 

16.吾不能举全吴之地……受制于人……(《赤壁之战》) 

[例解]放在动词之后,引进行为的主动者,可译为“被”,有时动词前还有“见”“受”等字和它相应。 

17.于是秦王不怿,为一击缻。(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) 

18.吴之民方痛心焉,于是乘其厉声以呵,则噪而相逐。(《五人墓碑记》) 

[例解] 复音虚词“于是”,用法与现代汉语的“于是”不完全相同。放在句子开头,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,与现在的承接连词或因果连词相同。现代汉语也这样用。 

19.吾祖死于是,吾父死于是。(“在这职业上”《捕蛇者说》) 

[例解]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,“于是”属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。可根据“于”的不同用法,分别相当于“在这”“从这”等。 

哉zai 

1.痛定思痛,通何如哉!(《〈指南录〉》后序》) 

2.呜呼,亦盛矣哉!(《五人墓碑记》) 

3.嘻,善哉!技盖至此乎!(《庖丁解牛》) 

[例解]语气助词,经常用在句末。表示感叹语气的。 

4.譬若以肉投馁虎,何功之有哉?(《信陵君窃符救赵》) 

5.而此独以钟名,何哉?(《时钟山记》) 

[例解]表示疑问语气。 

6.相如虽驽,独畏廉将军哉?(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) 

[例解]表示反问语气。  

则ze 

1.项王曰:“壮士!赐之卮酒。”则与斗卮酒。(《鸿门宴》) 

2.故木受绳则直,金就砺则利。(《劝学》) 

3.徐而察之,则山下皆石穴罅。(《石钟山记》) 

4.子灿寐而醒,客则鼾睡炕上矣。(《大铁椎传》) 

[例解]表示承接关系。一般用来连接两个分句或紧缩复句中的前后两层意思,表示两件事情在时间上、事理上的紧密联系。可译为“就”“便”,或译为“原来是”“已经是”。 

5.入则无法家拂士,出则无敌国外患者,国恒亡。(《生于忧患,死于安乐》) 

6.向吾不为斯役,则久已病矣。(《捕蛇者说》) 

[例解]表示假设关系。有的用在前一分句,引出假设的情况,相当于“假使”“如果”;有的用于后面的分句,表示假设或推断的结果,相当于“那么”“就”。 

7.位卑则足羞,官盛则近谀。(《师说》) 

8.入则孝,出则弟。(《论语·学而》) 

[例解]表示并列关系。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“则”连用,每个“则”字都用在意思相对、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,表示两个(或两个以上)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(不是表示两个词之间)。可译为“就”,或不译。 

9.于其身也,则耻师焉,惑矣。(《师说》) 

10.其室则迩,其人甚远。(《诗经·东门之   >》) 

[例解]表示转折、让步关系。表示意思有转折时,“则”字用在后一分句,可译为“可是”“却”;表示姑且承认一件事,预备下句转入正意时,“则”字用在前一分句,可译为“虽然”“倒是”。 

11.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。(《岳阳楼记》) 

12.非死则徙尔。(《捕蛇者说》) 

[例解]用作副词。用在判断句中,起强调和确认作用,可译作“是”“就是”。 

者zhe 

1.将藏之于家,使来者读之,悲予志焉。(《〈指南录〉后序》) 

2.用叶者取叶初长足时,用芽者自从本说,用花者取花初敷时,用实者成实时采。(《采草药》) 

[例解]助词,附在别的词或短语之后,组成名词性短语。 

3.大阉之乱,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,四海之大,有几人欤?(《五人墓碑记》) 

4.古之让天之者,是去监门之养而离臣虏之劳也。(《五蠹》) 

[例解]“者”的另一种用法是放在一个词或一组词后边,起提顿作用:先用“……者”提出要说明的事物,稍微停顿一下,然后说明或论断。 

5.今者项庄拔剑舞,其意常在沛公也。(《鸿门宴》) 

[例解]“者”有时放在时间词之后,起语助作用,可不译。 

6.此数者用兵之患也,而操皆冒行之。(《赤壁之战》) 

[例解]“者”有时放在数词后边,可译为“个”“样”之类。 

之zhi 

1.作《师说》以贻之。(《师说》,代人,作宾语。) 

2.輮使之然也。(《劝学》,代物,作兼语。) 

3.人非生而知之者。(《师说》,代事理,作宾语。) 

[例解]用作代词,可以代人、代物、代事。代人多是第三人称。译为“他”(他们)、“它”(它们)。作宾语或兼语,不作主语。 

4.均之二策。(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) 

[例解]用作指示代词,表近指。可译为“这”,通常作复指性定语。 

5.若能以吴、越之众与中国抗衡。(《赤壁之战》) 

6.道之所存,师之所存也(《师说》) 

[例解]用作结构助词,定语的标志。用在定语和中心语(名词)之间,可译为“的”,有的可不译。 

7.古人之观于天地、山川、草木、鸟兽,往往有得,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。(《游褒禅山记》) 

[例解]用作结构助词,补语的标志。用在中心语(动词、形容词)和补语之间,可译为“得”。 

8.宋何罪之有?(《公输》,即“宋有何罪”) 

[例解]用作结构助词,宾语前置的标志。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,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,译时应省去。 

9.师道之不传也久矣!欲人之无惑也难矣!(《师说》) 

10.悍吏之来吾乡,叫嚣乎东西。(《捕蛇者说》) 

11.孤之有孔明,犹鱼之有水也。(《隆中对》) 

[例解]结构助词。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、宾语或一个分句时,“之”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,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,可不译。译时也可省去。 

12.顷之,烟炎张天。(《赤壁之战》) 

13.毛先生以三寸之舌,强于百万之师。(《毛遂自荐》) 

[例解]音节助词。用在形容词、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,或用在三个字之间,使之凑成四个字,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,无义,译时应省去。 


小尾


文言文虚词至此已准备完毕,为了开启文言文阅读高分模式,什么也别说,开始背吧。



编辑丨于老师

来源丨网络

我们尊重原创,因无法查明原出处,如有侵权请后台联系删除;转载请注明出处


自白书


于老师,高中语文账号运营者,致力于为广大高中生打造一个长期高效语文学习的平台,每天都会有干货放送给各位小伙伴,我们交给青春最好的成绩,是成长。

0

Copyright © 2015-2019 鄂尔多斯燕之, All Rights Reserved    蒙ICP备2022003358号-1     营业执照

联系人:张老师    手机号:15804891004

地址:达拉特旗陶瓷广场A2座

蒙公网安备 15060202000462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