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红楼梦》导读
我们今天开始讲《红楼梦》,讲这一部伟大的小说。
我们大家都知道,中国有四大名著,在这四部伟大的小说当中,《红楼梦》的成就在另外三部之上。这部小说问世之后,当时人有一首《竹枝词》,这是一种诗体,其中说到北京城风气,它说“开谈不说《红楼梦》,读尽诗书是枉然。”也就是说,你要是说不了《红楼梦》,无论你读过什么了不起的书,无论你有多大的学问,那就是排不上号了。而《红楼梦》之所以能够获得这样了不起的成就,和它的两个特点有关。
一个是它的深刻。作者对于社会、对于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传统,对于人性都有深刻的理解和精确的把握,这就是它的深刻。
再有一个是它的深情。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是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,他对人的不幸,有非常深沉的理解和同情。你读《红楼梦》的时候,读到这些人物的命运,是很容易被感动的,这就是因为它不仅写得深刻,而且写得富有深情。
深刻和深情这两个词,请你一定要记住。读懂了《红楼梦》的深刻和深情,你才能真正明白它的伟大。但是,《红楼梦》又是一部不是很容易读懂的书。首先,《红楼梦》写的人物非常多,也非常复杂。有的人物你一开始的时候可能喜欢他,可是喜欢到一半你会发觉他好多地方不让你喜欢。有的人物你可能不太喜欢,但是读着读着,你又觉得,他挺让人觉得可怜的,甚至你会为他流下眼泪来。
为什么会这样呢?就是因为《红楼梦》是用一种很深刻的眼光来看待人性的,它知道人心的善,也知道人心的恶,知道人心的一种复杂的、焦灼的状态。那么,我们需要做的事情,就是要把一个人物方方面面的性格特点给你讲清楚,还要讲清楚这些方方面面的性格特点是如何组合起来的、塑造出一个鲜活的人物形象。
我们就拿薛宝钗来做个例子吧。宝钗扑蝶,这是红楼梦里面一个经典的画面。小说里写到,薛宝钗有一天拿着扇子扑蝴蝶,突然停下来,听到了两个丫鬟的秘密谈话。这时她觉得自己处在一个很尴尬、甚至是有点危险的境地,于是她就脱口而出说道:“颦儿,你不要躲,我看见你了。”这句话传递出一个信息,就是:刚刚听到你们谈话的人不是我,是林黛玉。一瞬间她就把危机转嫁到林黛玉的身上去了。
这是薛宝钗的故事里面特别不让人喜欢的一个,显示出了她的心机特别深,但是在进入这一情节之前,宝钗扑蝶的那个天真少女的形象,却又是特别的美好和动人的。把宝钗扑蝶和她转嫁危险的两个情节衔接在一起,这种写人物的方法,就在很短的时间里让你体会到薛宝钗的两面性,以及这两面性之间的变换。
《红楼梦》难读的第二个原因,在于《红楼梦》的线索很复杂。我们可能在前面好多回里,读到一句不太经意的话,你不注意这句话是什么意思,到了后来,这句话却成为故事发展的一条重要线索。或者可以这样说,《红楼梦》里有一个全信息系统,但这个全信息分布在小说的各个分支里面。所以,我在这里给你做一个帮助的工作,把《红楼梦》故事的线索给理清楚,把各种片段的东西放在全信息当中来看待。
说一个史湘云的例子吧。史湘云进贾府的时候,有一段对话。三个人说了三句话。贾母叫史湘云去换换衣服,然后王夫人就:“说大热天的穿这些干嘛?”史湘云就说,都是二婶婶让我穿的。这好像是很琐碎的对话,是吧?但是,我在课程里会跟你分析,这么简单的几句对话当中,包含着多么丰富的信息。再把其它回目里的一些线索聚拢来,我们还能清楚地看到,史湘云这人,看起来性格豪爽,好像没心没肺似的,其实她的生活里有很多辛酸的东西。
读《红楼梦》的第三个难点在哪里呢?这部小说它常常使用暗写的手法。它在许多地方是含而不露的。轻轻地一笔带过,却隐藏着重要的内容。如果没有经过仔细的解析,你完全不能明白这到底是说了什么。
那么,在这里我要做什么呢?我就是和大家在一起,把小说当中那些暗写的、不容易明白的地方,把它理清楚、说清楚。
上面说的,就是我们在解读《红楼梦》的时候,我们所集中关注的三个要点。除了这三个要点,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,就是《红楼梦》的版本,和与此相关的,整个故事的结局。我们知道,曹雪芹的《红楼梦》并没有写完,他基本定稿的部分只有前八十回。但是我们现在读到的《红楼梦》一般都是一百二十回的,那这后面四十回是怎么回事呢?
原来,清朝乾隆年间有个书商叫程伟元,据说他找到了一些残破的后四十回的抄本,他请了一个名叫高鹗的文人,把整个书给补齐了。这就是《红楼梦》的所谓“程本”的由来。但是,这样就带来一个问题,我们现在读到的“程本”后四十回,许多情节的发展并不符合曹雪芹原来的设计,整体的水准也明显不如前八十回。而且,程本还改动了前八十回的一些内容,这些改动也并不怎么高明。
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,就是香菱的结局。香菱是一个特别让人感到可怜的孩子,但她很小的时候被人贩子拐走了,后来被薛宝钗的哥哥薛蟠给抢了去。
小说在第五回写到,贾宝玉在《金陵十二钗》的画册上看到过一幅画,还有一首诗,它预言了香菱的结局:薛蟠的大老婆夏金桂进门之后,香菱受尽了折磨,最后死于非命。这就是曹雪芹原来的设计。但是,在程本的后四十回里,香菱的结局改变了。夏金桂下毒想要害死香菱,结果却毒死了自己,这也算是恶有恶报吧。香菱本来是个妾,这时薛蟠就把香菱扶正做了大老婆。再后来,她又生下了一个儿子,最终死于难产。按照传统意义上来讲,一个妾被扶正了,还生了儿子。那你可以说,属于她的幸福终于已经来到了。而最后她死于难产,虽然也让人有一声叹气,但是这终究是一种偶然性的不幸,你不觉得这有多么凄惨,是吧?
这么一说,你可能已经发现了,程本的这种修改降低了《红楼梦》的原有的悲剧性。《红楼梦》的原作是一部伟大的小说,曹雪芹要写的是一种彻底的悲剧。但是,中国读者他不太习惯强烈的悲剧,他们比较喜欢大团圆的结尾,而主持写后四十回的程伟元,他是一个书商,他需要更多地考虑读者的感受和接受习惯。所以,补写的后四十回虽然保留了原作的一些悲剧因素,但是它降低了悲剧的强烈程度。这种情况不是个别的例子,而是一种普遍性的特点。
但是这么一改,就把《红楼梦》从一部伟大的小说,改成了一部优秀的小说。而伟大和优秀之间,那是有不小的距离的。所以,我给你讲《红楼梦》,前八十回讲的,是没有经过修改的、曹雪芹的原作,而这以后,人物的命运发展和故事的结局,我会主要给你讲曹雪芹他原本的设计,同时也会介绍程本后四十回的故事,把这两者做一个比较。
我们讲《红楼梦》,首先是要解决读《红楼梦》的三个难点。第一,仔细地、深刻地理解《红楼梦》的人物。第二,理清《红楼梦》里面错综复杂的线索。第三,清楚地揭示《红楼梦》用暗示的笔法所写的隐晦的内容。在解决这三个难点的同时,我们还要注意到另外一个重要的问题,就是要讲好曹雪芹原本预设的结局是什么样的。
曹雪芹写完了《红楼梦》,题诗一首。他是这样说的:
“满纸荒唐言,一把辛酸泪。都云作者痴,谁解其中味?”
他的意思是:我写出来了,你们真的能读懂吗?今天我们来讲林黛玉进贾府。
《红楼梦》的故事在这里,发生了转折,一个重要的人物要登场了,那就是我们小说中美丽的女主人公林黛玉。林黛玉为什么要到贾府去呢?这事儿说起来很简单,因为贾府的贾老太君是林黛玉的外祖母。到外婆家去,这是一件很温馨的事情。但是,这事儿说起来又有不简单的一面,因为她不是到外婆家去住上个几天,那么她要长期寄居在那儿。她的妈去世了,外婆心疼这外孙女,她要把她接到自己身边来。
那么,这里就有一个问题产生了:林黛玉她虽然跟贾府的血缘关系非常的亲密,但是,按照古代的礼法来说,她是一个外来者。再往深里说,这个林家跟贾府两边的地位是不对等的。林黛玉的父亲林如海是从科举出身的一个官员,地位也不是很低,但是,林家不是一个势力很强大的家族,跟贾府比起来差了老远。
贾府是怎么一回事呢?那贾府的起家是源于两兄弟:一个叫贾演,演员的演,一个叫贾源,源头的源。这两个兄弟了不得,他们都是开国元勋,他们被封了两个国公的号,一个是宁国公,一个是荣国公。
《红楼梦》故意把它的时代背景弄得很模糊。它不说清楚它是哪个朝代的故事,那么,我们就拿明代来做例子吧,明代的那些开国国公,像郑国公常遇春,魏国公徐达,我们可能都比较熟悉,是吗?那都是无比显赫的人物。如果你要我拿个现代的例子来说的话,那就等于是开国元帅。贾府他们一家有两个国公,那是非常了不起的。
我们回头再说林黛玉进京,她是怎么进京的呢?是贾府专门派了船到了扬州,把她接到京城去。船到了京城靠了岸,那么在码头边已经有荣国府派来的轿子和车辆等候在那里,有几个仆人出来迎接她。这些仆人在贾府里都是最低等的,可是,看上去他们的穿着、打扮都已经很不平常了。所以,林黛玉这时候就想起她妈以前跟她说过的话,她外婆家跟别家是不一样的,于是,林黛玉就提醒自己,要步步留心,不可以多说一句话,多行一步路。
说到这儿,我们就会想到,这里面有个林黛玉的性格问题:她很敏感,她的自尊心很强。但是,另外一方面,我们也可以看到,贾府的那个气派,给黛玉的内心造成了一定的压力。这样,黛玉就坐着轿子进了城,来到了贾府,先是经过宁国府,然后就到了荣国府,轿夫把黛玉的轿子从西边的角门抬进了荣国府,走了有一射之地,所谓一射之地,就是古代射一支箭的距离,我们用现在的话来说,大概100米吧。然后这些仆人就退下去了。
那么为什么他们要退下去呢?因为他们是一些干粗活的人,他们是低等的仆人,他们的身份,他们的地位,没有资格走到贾府的里面去。然后,就又出来几个衣帽周全,十七八岁的小厮,也就是那些年轻的,打扮得挺体面的仆人,他们出来抬轿子。像这样在贾府里面干活的仆人,他们的身份就要高一些。这群人能够把轿子抬到什么地方去呢?这群仆人他们把轿子抬到垂花门,就是贾府的二门,内院和外院交叉的地方,他们又退下去。为什么又退下去呢?因为他们没有资格进到内院。然后,黛玉就是由几个婆子搀扶着进了内院。这些描写都很琐碎,但是,琐碎的描写它有很重要的作用,它很好地描写出贾府这样一个显贵的家族,它的等级秩序,以及和这个等级秩序相应的奢华和势态。
那么,贾府的宅院到底有多深呢?那么,林黛玉要走多少门才能走到正堂呢?在小说的这一回,作者没有写,他省略了。不过,我们可以借小说的第五十三回,就是写宁国府祭祖的时候,它里面有个介绍,它说,从宁国府的大门到正堂,一共是九重门,那么我们也可以想,荣国府也就差不多了。你真的要长叹一声,这侯门深似海。
我们可以想象,林黛玉这么一路看着,一路走进去,她当然会感到她自己受到了尊重、很有体面。但同时她也难免感到一种压抑,这跟他们自己家可真是不一样。但是,我们在后面还会看到,就是林黛玉进了贾府,她在贾府住下来以后,她虽然常常有一种寄人篱下的那种不愉快,那种压抑感,但是,另外一方面,她也是伶牙俐齿,得理不饶人,这不动说话就带刺,好像也没有把自己当外人。那是为什么呢?那是有人罩着她,谁罩着她?外婆。
这样我们就说到了林黛玉的外婆,贾老太君了。那贾老太君怎么能够罩着她呢?她了不得呀。贾老太君姓史,她是荣国府第二代的贾代善的遗孀,她丈夫去世了。他们哪一代的老人全都去世了,只剩下她一个人,所以,在宁瑞两府里面,她就是辈分最高的一位老人。那按照礼法来说,她也就是整个贾氏家族当中地位最高、说话最有权威的人。贾老太君她有两个儿子,老大叫贾赦,第二叫贾政,但她只有一个女儿,那就是林黛玉她妈贾敏。所以,老太太她就特别疼爱这唯一的女儿。
我们现在知道,贾老太君是贾府里面特别有威势的人物,那她现在要出场了,那应该有一番描写吧。你会想,这个出场应该特别隆重、气派特别大,场面特别讲究,是吧?但《红楼梦》里,它根本不是这样写的,它整个的描写只有一句话。我们就随着小说去看。它是用林黛玉的眼光去看的。
“只见两个人搀着一位鬓发如银的老母迎上来”。就是说,两个人搀着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太太。黛玉知道,这就是她的外婆喽。但是,接下去她看到了什么呢?她什么也没看到。因为她正要拜见行礼的时候,就已经被她的外婆一把抱在怀里,心肝肉啊这么叫着,就大哭起来了,她什么也看不见了。她就是再想看,她也看不见了,因为她的眼睛也已经模糊了。
我们能够想象得到,黛玉在那种承受着相当大的压力的情况下走进贾府,她拜见外婆之前,她是那么的试图小心得体,因为外婆对她来说,这时候还是一个概念.但是,老太太就这么扑上去了,就这么抱着,就这么哭着,就这么叫着,把一切程序,一切礼仪通通取消,外婆一下子就走到她心里去了。这时候,外婆她不再是一个概念,外婆是一个血肉相融的亲人。贾母是把她对两代人的爱都交在了一个人身上,就是林黛玉的身上。
我们也不需要看很多东西,我们只是看到这个“满头白发”,就知道老太太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太太。这里让我停下来体会一下文学的道理,语言有时候写得多它是有力量,有时候写得少它也是有力量的。甚至在必要的时候,恰当的时候,准确而少的文字,它可能是最有力量的。它体现着在这种场景中,一种情绪的强烈的节奏。一会儿慢慢就宁静下来了,那么,黛玉当然还是得给老太太行礼,然后,老太太给她介绍在场的人。这个是大舅母,那就是贾赦的妻子邢夫人,这个是二舅妈,贾政的妻子王夫人。过一会儿,贾家的三姐妹出来了,那就是迎春、探春、惜春,这样我们就看到林黛玉姑娘渐渐地跟贾府的人融在一起了。一群人在一起说话,这究竟是一个重视礼教的世家大族,它有它的规矩。所以,气氛就慢慢地变得庄重、严肃起来,跟老太太说话,大家都是恭恭敬敬,这也是必然的,这也是正常的。
突然,有一个声音打破了这种恭敬的、庄重的、严肃的气氛,这声音它是从后院传过来的,人没出现,声音先来了。有人一面笑,一面说:“哎哟,我来迟了,不曾迎接远客。”人还没到,这个声音先飘出来了。这个就像京戏里面的叫场:舞台上未见其人,先闻其声。可是,在这样的氛围当中,这个人她不是有一点放肆无礼吗?所以,林黛玉她就不由得有点疑惑,我们也会问,这人是谁呢?《红楼梦》又一个特别重要的人物,她以华丽的身段出场了。这人是谁,下一节我们再说。上一集我们说到林黛玉初到贾府,正在和邢夫人、王夫人,还有贾府的几个姐妹,在贾母房里说话呢,这时候突然一个响亮的声音从后房传进来:“我来迟了,不曾迎接远客。”黛玉就很纳闷,这里的人一个个都恭恭敬敬,小心谨慎,说话都不敢大声,来的这个人到底是谁呢?这么放荡无礼的。
当你听到这里的时候,也会感到心头一震,是吧?你会意识到这个人太不同寻常了。是的,这是一个特殊的人物,小说里面借着林黛玉的眼光,用力地刻画,一层一层地渲染,让你感觉到这个人物实在是非同小可。为什么说这个人物实在是非同小可呢?我们先看她怎么出场的:“只看得一群媳妇儿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了。”
首先,你看到的是一个众星捧月的场面,有一群媳妇、丫鬟拥着一个人进来。我们知道,如果一个人出场,身边她要跟着很多人,有许多人围绕着她的话,那就代表着她很有地位,表明她是一个核心人物。那我们再来注意下这个处于人群中心的人物,是一个什么样的打扮呢?小说里先简括地说,她的打扮与众姐妹不同,“彩绣辉煌,恍若神妃仙子”。写这个人物用了两个形容词,第一个是“辉煌”,第二个是比喻的写法,说她像“神仙”,在一群人物中间,这个人浑身散发着辉煌的光芒,耀眼而美丽,简直不像世间的凡人。
我们注意到,这里用的两个词,色彩非常强烈。形容一个女子,我们通常会说她如何如何美丽,但我们不会说这个人辉煌,通常也不会说她像神仙一样。这样的色彩非常强烈的描写和比喻,它如果不能够落实的话,就会变成这种浅薄的小说里面常有的夸大的空洞的描写。所以,这个辉煌和神仙一般的气质,它需要落实,我们继续往下看。
《红楼梦》里面,对人物的首饰和衣服有大量的描写,这种描写往往体现着一个人物他的身份,他的地位,他的趣味。那么,对于这个人,这一段描写是很长的。原文描写如下: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,彩绣辉煌,恍若神妃仙子: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,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;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缨珞圈;裙边系着豆绿宫绦,双衡比目玫瑰佩;身上穿着缕金白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袄;外置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;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。一双丹凤三角眼,两弯柳叶吊梢眉,身量苗条,体格风骚,粉面含春威不露,丹唇未启笑先闻。在这里,我们只是简括地来说,就是说她的整套的衣服,它材料极其的昂贵,色彩非常的鲜丽,制作十分的讲究,可以说是艳丽豪华到了极点。也就是因为艳丽豪华到了极致,那么,只好用“辉煌”两个字来形容。
你看,从来没有人敢用辉煌两个字来形容一个女子。现在有一个问题来了,一个人打扮得这么华丽,要是她不够美,不够有活力,那么,这个人就会被衣服压倒,我们常说这个人是个“衣服架子”。在这里,我跟你说一个生活常识,也许你本来就明白,一般比较文静,比较恬淡的人,她就不合适穿这种特别艳丽的衣服。什么样的人才能穿出这种辉煌的衣服呢?她有浑身的贵气,她有活力,这时候,这种辉煌的衣服就是陪衬她的,而不是她来陪衬衣服,这就是所谓相得益彰。
那么,我们来看,说完了服饰以后,曹雪芹怎么来描写这个人的相貌和体态的。我们先来看她的相貌,两句话:
“一双丹凤双角眼,两弯柳叶吊梢眉。”这个丹凤眼你可能比较熟悉,就是那种眼角有一点点向上微微翘起的那种眼型。在中国人的心目中,一个女孩子她长着一对丹凤眼,那是很美的,它带有一种甜甜的妩媚的味道。但是,这个丹凤眼它不是一般的丹凤眼,它带着一种三角眼的味道。这是什么意思呢?你可以想象这样的眼睛,她平时在开心的时候,她会显得妩媚,但是,在不开心的时候,就会有一种生硬的线条,更多的是三角眼的那种味道,就会显得凶。再来看她的眉毛,小说里所谓的柳叶眉,就是像柳树的叶子,弯度不是很大,但眉梢是细细的。一般说的柳叶眉,它是往下弯的,往下弯的眉毛它显得比较柔媚,比较温和。但她的柳叶眉,不是往下弯的,而是往上挑起的。所以,你可以想,如果这个柳叶眉在皱眉的时候、在发怒的时候,和那个三角眼配在一起,会显出一种很凶狠的味道。
这样一写,你就能够体会到这个人的神态了。然后就是写她的身材、体态,也是两句话,而且写得更加简单了。那两句话就是“身量苗条,体格风骚”。这两句话体味起来,味道也是蛮丰富的。“身量苗条”,这个容易理解,就王熙凤穿的衣服剪裁得很合体。怎么个合体法呢?就显示出她的苗条的身材。这身材好的人,她穿衣服喜欢显身材,身材不好的人喜欢挡身材。怎么挡呢?就穿大的呗。而“体格风骚”是一句很微妙的话。
这里我得给你专门解释一下。风骚这个词儿在《红楼梦》里一般情况下都不是贬义的用法,风骚这个词跟我们现在说某个人很有风情有一点相似。你想想这个所谓“体格风骚”是一个什么样子呢?这个人的身体他在行动起来的时候,有一种诱惑性的活力。或者简单地用现代的词儿来说,她就是有一点性感。
上面说她的身材,然后写神态也是两句话,叫做“粉面含春威不露,丹唇未启笑先闻”。怎么叫做“粉面含春”呢?“粉面”就是很白净的脸蛋,“春”说她很迷人。一个很漂亮的白净的脸蛋,很迷人。但是,这个迷人的脸蛋里面有一种威严。她虽然不露,但是你能体会得到,这就叫做“粉面含春威不露”。这是一个很细致的写法,不是说她脾气发作的时候你觉得她很威严,而是说这个人脾气不发作的时候,她那个丹凤眼还没显出三角眼的味道的时候,你就已经能够感觉到她的威严,她的威严是藏在里面的。然后又说她是丹唇未启笑先闻,什么意思呢?这人还没说话,就先有笑声。从这个句子,你能够感受到她总是带着笑。所以,我们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这个人的神态:露在外面的是笑容,藏在里面的是凌厉。
说到这里,你就不能不佩服曹雪芹写人的这种本领。他写人的相貌用了两句话,写人的身材是两句话,写人的神态是两句话。一共6句话,这个人就活过来了。而且,这个人整个的特点你都能体会到。是一个什么样的特点呢?就是异常的美丽。但是,她这个美丽是有生命活力的,是有扩张性的,是有压迫性的。这种扩张的压迫的美丽才能和辉煌的衣服配合起来。
不过你仔细想一想就能够明白,这个人她敢这样,肯定是得到贾母纵容的,贾母不纵容,她也不敢这样啊。
说到这儿,你当然就明白了,这人是谁呢?就是《红楼梦》里面大名鼎鼎的王熙凤喽。可是,这人进来了,贾母得给林黛玉做一个介绍呀,那贾母怎么给林黛玉介绍这王熙凤的呢?这很奇特,我们下回再说吧。
Copyright © 2015-2019 鄂尔多斯燕之, All Rights Reserved 蒙ICP备2022003358号-1 营业执照
联系人:张老师 手机号:15804891004
地址:达拉特旗陶瓷广场A2座